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本案的隐性合伙人是否有请求权/叶文炳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0:51:28  浏览:833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本案的隐性合伙人是否有请求权

案情:
1998年5月份,被告李德得知龙岩市甲房地产公司剩余一间店面(属手续等办房产
)要卖,因其钱不够,所以就邀原告张金合伙买该店面,议定后以被告李德出名
字,并以18万元将该店面买下,同时被告李德写一份与原告张金合伙购店的证明
给原告。
2000年12月2日,被告李德因生意负债累累处逃避债,在外逃避债前将该店以少5
万元转买给陈胜,并否认有合伙人(称曾出具一份证明给原告是违心写的,是假
的)。龙岩市甲房地产公司在被告李德与被告陈胜要求下,收回原买给被告李德
的合同书,以跨越李德形式,直接又与被告陈胜签订一份购买房产合同书。原告
张金得知李德外逃避债时,为了使该店被私自买卖,就以李德另外欠其钱为由向
法院诉讼,并要求查封该店,但遇到被告陈胜提出异义,法院解除查封。以后原
告张金就强行管理该店,当时由于该店的地段还不繁华,陈胜也就没有强较劲,
但到2003年,由于该地段日益繁华,陈胜则利用夜间强行破店,将张金放在店里
东西强行搬走,原告张金报案,公安介入并提起笔录。由此,再度引起纠纷,原
告张金将被告李德和陈胜告上法庭,以他们的买卖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
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第一款第(六)项规定:“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
书的;不得转让。”的规定和存在恶意,要求确认俩被告之间买卖无效。
分歧: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出现了分歧;一种意见认为,房产是物权领域较重要形式,对
房产所有权着重对其所特有的法律形式进行保护,而且法律规定了登记和公示制
度,以排他性。在本案中,原告唯一的一份证据是被告李德出具的证明(原告与
李德合伙买店),而且这份证明现在被告李德又否认,称其是违心写给原告的。
因此原告的证据单薄,是孤证,而原先以被告李德名字买店的事实,被告陈胜提
供的一份与龙岩市甲房地产公司签订的合同和现在被告李德的否认其开给原告的
证明,都可以说明该店原来的买主只有被告李德一人,原告并不是合伙人,虽然
俩被告之间的买卖是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第一款第(六)项规定:“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不得转让。”的规定无
效,但由于原告对此买卖无请求权(诉权),因此,应当判今驳回起诉。
另一种意见认为,合伙形式有两种(显性合伙和隐性合伙)原告与被告李德合伙
买店,从本案的合伙形式来看是隐性合伙,虽然现在被告李德否认其出具的一份
证明(即其与原告张金合伙买店的证明)真实性,但由于被告李德不能用其它有
效证据来反驳,因此,该证据虽是孤证,但还是有证明效力。因此,原告作为隐
性合伙人存在是已经有足够的法定证据。但由于其它证据都证明只有被告李德一
个所买该店,基于房产权重于法律形式的保护和排他性。因此,原告在本案中不
能作为显性合伙人进行保护。本案的原告可以作为隐性合伙人存在,目前法律虽
然对隐性合伙人保护来没有规定很具体,但与显性合伙人相比也有降一格的法律
保护规定,具体可以从善意第三人取得权来诠释。“合伙财产处置,未经合伙人
同意,无效。”这是对显性合伙人权利保护的具体规定,而对隐性合伙人权利的
保护只能从第三人善意取得有关规定来界定,“第三人取得某项财产权利时,如
果是善意的,就有效,否则无效。”这是法律对第三人善意取得的有关规定。因
此,从法律递格立法技术来看,对隐性合伙人保护是有一定条件,但有条件并不
能等于没有诉权,因此,原告有请求权(即诉权)。
评析:
笔者认为,第二种意见是正确,理由如下:
请求权和胜诉权是民事诉讼法上的两种最基本权利,其中请求权是提起诉讼的基
石和实现胜诉权利的充分必要条件;从本质来看,请求权只能向特定相对人提出
请求,只能基于债权或物权或其它一定的法律关系,对相对人发生一定法律后果
的诉讼权利,在诉讼中体现为相对性、请求性;而胜诉权则是通过法院对其提出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人民广场管理规定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政府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人民广场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现将《柳州市人民广场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二OO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柳州市人民广场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对人民广场的规范管理,满足人民群众开展文化和休闲娱乐活动的需要,特作如下规定:

一、人民广场由广场管理处统一管理。人民广场的管理范围是指东至解放北路以西,南至五一路以北,西至八一路以东,北至广场路以南的区域(不含上述道路的人行道和区域内其他单位的规划红线范围)。

二、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广场管理范围内从事经营、促销活动。

三、人民广场的停车区域由公安交警部门划定,机动车辆禁止进入人民广场非停车区域。因特殊情况需要进入非停车区域的机动车辆,必须经广场管理处、公安交警部门批准,并按照规定路线以不超过20公里的时速行驶到指定地点停放。

四、除公安、武警执勤人员外,严禁任何人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品等危险物品进入广场。

五、严禁在广场内进行邪教、封建迷信、赌博、斗殴、卖淫嫖娼等非法活动。禁止猜码、酗酒、喧闹等有碍他人的行为。

六、游人不得踏入广场内的草地、花台、花带;不得践踏、攀爬、损毁广场各种绿化植物和公共设施;不得在广场内进行排球、足球、棒球、网球及赛车练习等妨碍他人的体育活动;羽毛球、轮滑、溜冰活动须在指定的场地进行。

七、游人要自觉保持公共环境卫生,不准在广场内生火和随地吐痰;不准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不准在喷水池内洗手、洗脚和投掷杂物等。

八、凡在人民广场举行各种大型文体和公益性活动,主办单位应向广场管理处申请,由广场管理处向市人民政府申报,经批准后方能举行。到广场参加活动的单位、人员应服从广场管理处的统一管理,并遵守以下规定:

(一)在广场内开展活动的单位确需设置或悬挂临时性广告、标语、充气球、拱门等宣传物品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二)开展活动的单位如需使用广场电源的,应当向广场管理处申请。用电设备功率超过5千瓦、时间超过2小时的,应按用电量交纳电费。

(三)为确保用电安全,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接电源;使用音响设备的电线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有专人保管;使用音响的功率不得超过200瓦,音量不得超过75分贝;音响的开放时间不得早于早晨6:00,不得晚于22:00。

(四)举办各种大型文体和公益性活动,白天不得超过8个小时,晚上不得超过3个小时。

九、违反上述规定者,由有关职能部门依法进行处罚;造成公共财产损失的,应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原《柳州市人民广场管理规定》(柳政发[2003]52号)同时废止。




关于规范转籍车辆公路养路费征收工作的通知

交通部文件


交通部文件

交公路发[2005]625号



关于规范转籍车辆公路养路费征收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交通厅,北京、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天津市市政工程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
  由于各地对《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规定》([91]交工字714号)中“缴费截止日期”理解不一致,导致部分转籍车辆被强制重复征收养路费。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养路费征收管理工作,现就转籍车辆养路费征收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机动车辆转籍时,原车辆所有人应到转出地征稽机构缴清养路费,并凭机动车转出证明材料,办理养路费异动(转籍)通知书;现车辆所有人应在车辆转籍后30日内持转出地征稽机构出具的养路费异动(转籍)通知书、有效期养路费缴讫证等相关手续到转入地征稽机构办理养路费建档登记,并从已缴费截止日期的次月起在转入地接续缴纳养路费。无转出地征稽机构出具的养路费异动(转籍)通知书的,应责令其限期回转出地征稽机构补办。
  二、从2006年1月1日起,省际间转籍车辆的养路费在转出地征稽机构只缴至转籍当月,已预缴后续月份养路费的,由转出地征稽机构予以退还。
  三、转籍车辆没有有效养路费缴讫证且超出规定时间未到转入地征稽部门建档缴费的,按逃缴养路费处理。
  四、2005年底以前,转籍车辆已经在转出地和转入地重复缴纳养路费的,由转入地征稽机构退还或抵扣重复收取的养路费费款部分;转籍车辆已在转出地征稽机构缴清截止2005年底应缴养路费,但未及时到转入地征稽机构建档登记并办理养路费相关手续的,转入地征稽机构经核实后应主动帮助转籍车辆建档登记,并不得强制其重复缴费或收取滞纳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章)
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